课题组王亮教授在2021年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交流会做专题报告

5月21日,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交流会在徐州举行。会议由中国-东盟中心、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我校应邀参加,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智能医学工程教研室主任王亮博士作为学校代表在会上发言,部分师生代表参会。会议以“合作发展·共赢未来”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就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及疫苗合作、中国-东盟疾病(传染病)防控合作、中国-东盟信息通讯和医药技术合作以及徐州市与东盟和RCEP国家开展合作交流等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会议还邀请了东盟秘书处、东盟相关国家卫生部官员和驻华使节、中外公共卫生专家以及知名企业代表参会。

王亮博士代表学校作大会发言,向来宾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一流专业建设情况以及与东盟各国的国际合作交流情况。他紧扣议题,以信息通讯和医药技术为主旨,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数字医学领域的重要进展,以及数字医学研究院和转化医学研究院的建设情况。
我院青年文化传媒中心于6月3日对王亮博士进行了采访,论及参与交流会的感受,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疫情之下的工作以及对广大医信学子的意见等方面,王亮博士都一一进行了回答。
当被问到今年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在新冠疫情下,对新冠疫苗的工作,王亮博士回答道:“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在新冠疫情发现初期就积极参与到相关研究工作中,通过与附属医院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和科研人员合作,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在国际期刊先后发表多篇论文,分别就新冠病毒的传播模式,徐州地区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情况以及康复患者复阳等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

在提到近年来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在国际交流方面的重要进展,王亮博士说:“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非常重视国际交流合作,每年都会积极推荐优秀专业教师去国(境)外参加短期教学创新改革专题研修,同时也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交流办学。”

在科研方面,王亮博士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经验见解:“科研其实是非常宏大的一个话题,如果想要成为一名科研人员,则需要长期的专业训练和不断的学习。对本科生而言,可以是解决一个老师布置的开放性问题,也可以是加入课题组参与老师的实际项目。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的未来就业问题,王亮博士也为即将毕业找工作的毕业生提出了一些建议:“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形成的,希望各位同学能够抓住智能产业发展的时代机遇,加强专业技术能力和人文素质修养,把宝贵的时间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挥洒青春的汗水,为未来奋斗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简单做人,用心做事;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寄托着王亮博士对医信学子的谆谆教诲,作为新一代新青年,我们更应该及时自勉,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祖国的建设添一份力,彰显医信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