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2021年8月8日,课题唐佳伟硕士研究生和熊雪松老师以共同一作在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阿拉伯化学杂志》(JCR1区,影响因子5.165)发表计算生物学研究论文,阐明桑叶醇提物缓解2型糖尿病的活性物质成分及作用靶点,为桑叶醇提物的商业化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论文的通讯作者为张潇教授和王亮教授,主要合作者包括澳门科技大学刘清华等。目前论文处于接收状态,正式发表后更新论文下载链接。
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紊乱,可导致高血糖。作为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2 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疾病的 90%,其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桑叶是常用的中药,许多研究证实桑叶对缓解2型糖尿病的病理状况有积极作用。然而,其抗糖尿病作用和活性成分尚不完全清楚。与费时费力的实验相比,网络药理学为系统研究桑叶中化合物与糖尿病相关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法。尽管对桑叶进行了类似的网络药理学研究,但仅检查了来自公共数据库的化合物或桑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最初通过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分析了桑叶乙醇提取物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共产生了 248 种成分。分别从 TCMSP 和 PharmMapper 数据库中共鉴定出 14 种活性成分和 49 种潜在功能化合物,它们对 37 种直接参与 T2DM 发病机制的靶蛋白起作用。山奈酚被证明是最具影响力的活性化合物,而雄激素受体最广泛地受桑叶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合物调节。此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靶-通路网络分析表明,就其在不同通路中的功能以及与其他靶蛋白的相互作用而言,AKT1 在 37 种靶蛋白中最为重要。此外,通路分析表明桑叶乙醇提取物通过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和胰岛素抵抗通路等通路缓解2型糖尿病。综上所述,本研究全面概述了桑叶乙醇提取物的作用机制,其结果可作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桑叶在治疗2型糖尿病过程中的作用的实践指导。 .


总结
本研究通过 LC-MS 系统地研究了桑叶乙醇提取物中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对 2 型糖尿病治疗的影响。分别从 TCMSP 和 PharmMapper 数据库中共鉴定出 14 种活性成分和 49 种潜在功能化合物,它们对 37 种直接参与 T2DM 发病机制的靶蛋白起作用。山奈酚被证明是最具影响力的活性化合物,而雄激素受体最广泛地受桑叶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合物调节。还通过化合物-目标网络分析确定了潜在的有效成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靶-通路网络表明,就其在不同通路中的功能以及与其他靶蛋白的相互作用而言,AKT1 在 37 种靶蛋白中最为重要。此外,通路分析表明桑叶乙醇提取物通过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等通路缓解2型糖尿病。桑叶乙醇提取物治疗2型糖尿病,从理论上验证了桑叶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此外,根据它们在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确定了候选靶蛋白和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