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ally Occurring Exopolysaccharide Nanoparticles for Dye Adsorption

摘要

纳米材料的特性可以通过设计尺寸、表面化学和形态来调整,从而能够设计出具有所需结构的纳米材料。继我们之前生产球形胞外多糖纳米颗粒(EPS-605 NPs)的工作之后,我们通过不同溶剂处理实现了EPS-605 NPs的形态转变。 EPS-605 NPs 可以在 NaOH (0.01 M) 和乙醇 (50%, v/v) 中转化为丝状结构。相比之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01 M)或二甲亚砜溶液处理仅减小了 EPS-605 NPs 的尺寸,而没有改变它们的球形。用蒸馏水透析后,EPS-605 NPs 的球形结构和在 NaOH 中形成的丝状结构仍然保持良好。然而,我们观察到在用乙醇处理的 EPS-605 NPs 中形成了网络结构,并且一些纳米颗粒沿着网络分布。此外,球形EPS-605 NPs的形成被证明是由疏水相互作用、氢键和静电缔合驱动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的结果表明 EPS-605 NPs 与 NaOH 和 SDS 相互作用形成共组装结构,而 SDS 通过化学过程与 EPS-605 NPs 反应。作为一种绿色生物吸附剂,与其他处理的 EPS-605 NPs 相比,SDS 处理的 EPS-605 NPs 对亚甲蓝的吸附能力显着增加。本研究有利于设计具有定制形态的EPS-605 NPs,从而扩大其在生物医学、生物吸附和生物制造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论文官方网址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anm.1c01978#